当前位置:首页>政民互动>在线访谈>正文
主 题
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时 间
2016-03-02 16:15:50.0
嘉 宾
石拐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张海峰
背 景
石拐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石拐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主持人]

“十二五”期间,石拐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嘉宾 张海峰]

“十二五”时期,是石拐区适应新常态、谋求新突破的五年,是集聚新能量、迸发新活力的五年。在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举全区之力规划建设了喜桂图新区,石拐人民从此走出了大山,过上了与市民一样的生活;我们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列入了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为地区转型赢得了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创新工作思路,重新恢复了吉忽伦图苏木建制,理顺了五当召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五年来,一批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圆满完成,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相继荣获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区、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等多项荣誉,开创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在石拐区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事业有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只有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才能攻破难关;在共建共享中只有万众一心、聚力创业,才能结出硕果。五年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主持人]

我们看到“十二五”时期石拐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请您介绍一下“十三五”的定位和措施?

[嘉宾 张海峰]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态立区、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富民兴区”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以园区建设为支撑的产城融合普惠区,以智慧城市建设、县域金融工程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引领的产融结合示范区,以绿水青山、美丽乡村为特色的绿色发展先行区和以风清气正、法制和谐为标志的智慧文明新城区。

[主持人]

在具体的目标下,“十三五”规划将如何实施?

[嘉宾 张海峰]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握和遵循七个原则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狠抓空气污染治理,推进工业园区节能改造。加大废弃物综合利用,完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提高中水利用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平方米,把生态文明打造成石拐靓丽名片。

二是加快转型发展。引进大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智能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建设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围绕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特种合金材料制造基地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及光伏产业发展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发展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园区、大数据产业园区、五当召旅游景区、大青山文化影视创意园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国际养生养老社区建设步伐。经济结构调整为1:68:31,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发展。

三是推进协调发展。推进一轴三核联动发展,喜桂图新区主动融入包头市主城区发展,建设智慧支撑、文化引领、绿色为韵、山水为脉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老工业区依托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煤矿工业遗存,加大中心集镇改造力度,努力建设大青山文化影视创意园区。农村牧区按照“三集中、四结合”原则,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全面畅通经济发展大动脉。

四是推动创新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投融资领域、城市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领域先行先试、创新引领。深化与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发挥生态工业研究院、生态工程实验中心载体作用,争取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新兴业态,紧抓“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大数据产业、金融产业、大宗产品和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推进智慧石拐建设,做实多领域智慧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智慧创新创业园区吸引力和吸纳度,助力石拐转型发展。

五是深化开放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以五当召旅游景区为龙头、大青山文化创意影视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为两翼的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自治区文化旅游经济圈重要节点。推进重大项目招商、百强企业引进、总部经济发展,实现资金、技术、人才集聚。推进区域合作,加强与友邻旗县区、京津冀地区互动协作,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

六是突出共享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更多财力用于民生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全民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推进智慧创业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创业就业。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公共事业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健康养老事业,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七是促进和谐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法治石拐、平安石拐、和谐石拐。开展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织牢织密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的源头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主持人]

2016年,石拐区将如何发展呢?

[嘉宾 张海峰]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石拐区将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的决策部署,主动引领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把措施抓细抓实,把政策用足用好,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从七个方面入手。

一是突出抓项目建设,推进经济扩容提质。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改造、民生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策划包装一批打基础、立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十三五”规划。推进31个亿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19个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个自治区监控项目全部开工,确保年内完成投资69.7亿元。宽领域开展融资工作。推动国家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内蒙古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落户新区,打造“金融小镇”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开展中小企业履约保险,搭建互联网融资平台,加快企业上市挂牌。密切政银合作,依托俱兴农业等平台,推进土地、房产、矿业权抵押融资。加大PPP项目包装推荐力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发挥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平台作用,推进政府债券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发行。

二是突出抓环境建设 推进生态根本好转。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林业重点项目,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开展农村庭院绿化,完成封山育林7万亩,植树造林3.14万亩。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面推行舍饲圈养,加大草原森林防火智慧指挥监控系统建设巩固生态成果。依托和推广生态环境示范工程成果,建设五当召苗圃230亩、喇嘛河实验基地70亩,推进“彩化、香化、美化、文化”特色生态建设。加大重点水利项目,加快五当沟水库审批步伐,力争开工建设五当召水库。全面推进综合整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矿废弃地及居民点土地复垦工作。推进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推进工业园区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工业园区“四化”提质工程。制定型煤推广政策,推动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推进环保网格化管理,强化环保在线监测和高空监控手段。完善污水管网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三是突出抓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农业发展,重点扶持以古顺园为龙头的村企合作模式,依托华西希望30万头欧盟标准生猪、宝峰种羊养殖项目,建立智能现代化养殖基地。推进包头“花舞人间”生态农业园建设,培育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加快现代工业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做好汽车产业园招商工作,推进自备电厂、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内蒙古云制造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推动工业产业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发展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产业,推进“微电网”和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整合园区现有物流企业,搭建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大宗畜产品交易所和内蒙古中蒙药材交易中心建设。

四是突出抓创新驱动 催生发展内在动力。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鼓励园区企业主动实施技改,提高产品附加值。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在抗旱耐寒植物筛选、煤矸石提取硅铝合金等方面的研发。支持生态工业研究院、生态工程实验中心、联众创业孵化基地加快生态示范基地、中试基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申报自治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承办自治区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创新创业产业园发展。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成立石拐区大数据专业管理机构,推进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通过搭建区域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人员车辆在线调配,物流数据实时采集。注册成立自治区唯一的内蒙古大健康网,带动健康大数据开发应用。扩大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大宗畜产品交易所在工业协同制造、农畜产品交易方面应用,推动绿金在线、中国矿业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落户。以苏宁电商缸房地服务站为模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全面推进智慧石拐建设。打通喜桂图新区、老工业区、五当召景区光纤通路,实现喜桂图新区公共服务区、五当召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完成新区智能交通建设,实现路网智能监控、交通秩序管理。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实现五当召景区导游、导览、导购功能。开发智慧社区软件平台,在喜桂图社区进行应用测试推广。推进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规划一张图、智慧就业、智慧环保、智慧矿管、智慧管廊建设,实现各系统数据在智慧石拐综合管理中心汇聚、处理和应用。

五是突出抓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启动人口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五规合一工作”,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全面做好棚户区调查摸底和争资融资工作,加快老工业区棚改建设步伐,做好保障性住房分配以及闲置房屋利用工作,结合大青山影视基地建设,实施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强化中心集镇物业管理和基础设施后期管护,实现城乡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加速喜桂图新区融入主城区步伐,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喇嘛河生态治理、国际养生养老社区等项目建设。实施交通路网提升工程,打通巴达嘎尔大街西侧“断头路”,适时启动九峰山至五当召公路改造,争取乌兰此老至省道311货运通道、西北门至大庙公路拓宽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将喜桂图新区纳入110国道北绕城范围,构建四通八达路网体系。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争创五当召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内投资不低于2亿元,完成配套设施,开工建设庚毗沟游步道项目,提升景区接待能力,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开展五当召景区创建评定和佛学院申报工作,推动五当召高峰论坛成为国家级文化旅游峰会,扩大摄影大赛、自行车邀请赛等品牌规模,建立自治区级自行车运动基地。办理通用航空产业审批手续,启动实施一期工程建设。推进大青山影视基地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展花舞人间主题公园、喇嘛河生态观光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喜桂图新区电影院改造项目,促动“四馆一中心”商业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推进赵长城遗址保护与开发、休闲观光火车、自行车越野专用赛道、力源集团专业卡丁车赛车场等项目取得进展。

六是突出抓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优化学校布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合作,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包头市建设者子弟学校影响力,将润德幼儿园打造成为国际幼儿园,新建喜桂图新区校园足球场馆。完善苏木镇街道文化站和嘎查、村社区文化室的服务功能,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推动名医专家社区坐诊,实施蒙藏医馆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打造喜桂图智慧化社区。扩大保障覆盖范围,推进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制定救助实施细则,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五个一批”工作要求,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创业脱贫一批,对生存条件恶劣的通过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对生活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对子女上学的通过抓好教育脱贫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和因病致贫的及时提供医疗救助,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构建专项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现全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对13个自然村1921户农牧民实施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治理区以及“城中村”整村搬迁,对9个自然村实施就地整治,惠及农牧民762户。启动实施后营子村搬迁改造,在祥和敬老院建设老年公寓90套,开工建设福永居禅修综合养老院项目。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建立全市就业岗位发布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石拐智慧创新创业园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七是突出抓法治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依法行政,使政府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权力清单梳理,改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审批登记模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服务政府建设。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6个关键领域改革,实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网上审批大厅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创新管理方式,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税源基础建设,做好新增税源扶持服务。建立大督查、大信息工作机制,强化落实能力。开展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完善调解机制衔接工作,形成规范化、宽领域的大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建设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从政氛围。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重大项目基建程序,推进基建项目招投标阳光化、资金拨付制度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事、编制、工资工作。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

Copyright(c)2012 www.shigu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蒙ICP备14003038号-1 蒙公网安备 15020502000102号
主办:石拐区人民政府 中共石拐区委员会 承办:石拐区人民政府  电话:0472-8728115  传真:0472-8728116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市汇联科技有限公司